说话的是整个海洋一号卫星项目的总设计师,张维永。
“第一批照片……一定能通过筛选么?”
栾文杰询问道,同时目光转向常浩南。
由于海洋一号的拍摄内容高度敏感,无法像一般遥感卫星那样,将成像结果就近发送给世界各地的接收站,再由接收站通过地面传输手段传输至京城控制中心,因此通信窗口相对短得多。
而根据星载的筛选算法,如果照片并未拍到地面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将不会占用宝贵的天地链路将其回传。
“这个……还是很看运气的。”
常浩南解释道:
“航空母舰不比商船,除了港口和海峡以外很少走固定的航线,单独一颗海洋一号卫星,对同一处位置的重访周期哪怕最短也有3-5天,如果运气不好,那连续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找不到目标也正常。”
“不过,在每次回传照片之前,卫星会先发出一个询问信号,地面可以选择只接受经过卫星初步筛选的信息,也可以选择不进行筛选,全部接受。”
之所以这么设计,一方面是进行兜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