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长时间,数据传输便逐渐接近了尾声。
毫无疑问,哪怕不去看具体的结果,单凭感觉也能知道,结果并不乐观——
网络吞吐量并非一般理解当中的“平均网速”,测试方法也不是通过传输一定数据量的文件然后再除以最终用时,而是以一定速率发送一定数量的帧,并计算待测设备传输的帧。
如果二者相等,那么就将发送速率提高并重新测试,直到接收帧少于发送帧的瞬间,其对应速率就是网络吞吐量。
因此基本可以认为,测试时间越短,则结果越差。
另外不难看出,这种测试方式得到的结果虽然是一个字节/秒的带宽单位,但却绝不仅仅和传输带宽有关。
更重要的其实是稳定性。
“1.4千字节/秒……”
几乎在屏幕上出现数字的一瞬间,吴威就下意识念了出来。
哪怕在21世纪初,也是个慢得惊天地泣鬼神的结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