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1章 通信中继平台 (7 / 9)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MRD码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依赖校验矩阵和生成矩阵,复杂程度很高,效率严重依赖算力。哪怕对于超算来说,完成一个编码-解码循环的周期有时候都要按小时来计算,要想应用到实时通信当中,对中继设备的算力要求会不会太高了些……”

        对于这个结果,常浩南并不感到意外。

        实际上,最大秩距离码这种效果逆天的神器之所以早在1985年被提出来但一直都没投入应用,主要就是因为编码解码过程过于复杂。

        而他所实现的技术突破,也正是在这个部分。

        “我想……你们当初测试的应该是加比杜林码?”

        “是的。”

        吴威点点头:

        “毕竟那是最经典的最大秩距离码。”

        “不过我们也测试了几种加比杜林码的变体,总的来说效率比原版有所提升,不过并不十分明显……”

        “但我要测试的最大秩距离码,并不完全依托于加比杜林提出的概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