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個问题还在其次。
毕竟火炬集团的产品从来也不是以性价比作为主打,核心用户群也不太在乎价格问题。
关键是交付周期。
曙光1000时代,京航大学无意当中掀起了一轮高校购买超算和服务器的热潮。
不过当时,主流还是以进口外国产品为主,曙光集团只是喝到了些汤。
即便如此,仍然帮助连年巨亏之下的曙光集团实现扭亏为盈。
避免被卖身于梦想集团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打通了产品研发-市场投放-获得营收-继续投入产品研发的完整回路。
而到了曙光2000时代,由于青藏铁路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影响,这一热潮又被诸多垄断行业的央企所继承。
曙光集团也在这一过程当中,积累到了相当的用户量。
结果就是曙光3000系列超算在项目通过验收之前,就已经有包括火炬集团和航空动力集团在内的超过三十个用户,给出了超过50台的订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