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個建议直接唤醒了一众大佬的记忆。
众人纷纷把自己从十几年前到最近遇到的、觉得经典或者有趣的问题给提炼并抽象化处理之后给丢了上来。
颇有一种想要永远剥夺参赛选手笑容的架势。
甚至宋景明还收到了很多邮件,表示自己出题灵感如同泉涌,一道题根本囊括不了自己数十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强烈建议提高每人可以提交的题目数量云云……
总之就是令人十分难绷。
最后,为了让众多参赛选手不至于在初赛阶段就心态爆炸,常浩南不得已对题目的难度和计算时间给出了限制。
这才让其中某位供职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教授收起了把“等离子流体CFD”这一核聚变理论研究项目扔进题库的大胆想法……
而作为妥协,也允许每名特邀嘉宾最多提供两道题目。。
好在虽然过程略显曲折,但最后的结果不赖。
赶在2月末的初赛开始之前,大会组织方在其中几名特邀嘉宾的见证之下,抽取出了三道题目。
按照比赛规定,从题目发布开始,所有参赛小组需要在120小时以内提交工程文件和设计说明文档,最终成绩将按照三道题当中成绩最高的两道加和计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