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45章 常氏湍流 (6 / 7)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但对于复杂的工程流体运动,比如流动分离和转捩预测来说,却需要一种兼顾不同流态的湍流模型必然能够大幅提高工程流体仿真的效率和精度。”

        “因此,我对过去常用的两方程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只对湍动能进行输运,而对其它湍流变量采用高阶降维方法进行代数求解……”

        这个时候,下面不知道谁突然小声插了一句:

        “新的湍流模型……不如就叫常氏湍流?”

        半开玩笑的语气引发了一阵善意的笑声,也算是恰到好处地排解了会议室中有些紧张的气氛。

        而在欢声笑语当中,有不止一个人,真的把“常氏湍流”作为名字,写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

        谈笑之间,常浩南已经在黑板上写下了所有人都再熟悉不过的N-S方程。

        当然,对于猎鹰Z项目的速度区间来说,无需考虑体积力和额外加热项。

        Q/t+(F-Fv)/x+(G-Gv)/y+(H-Hv)/z=0.

        “笛卡尔坐标系与计算域物理位置直接重合,但需要对网格的密度变化采取额外的处理方式,并不适合直接进行编程计算,因此需要先把将物理空间(x,y,z,t)转化为计算空间(ξ,η,ζ,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