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克雷研究所的宣传造势,非常成功。
一方面是他们选择的七个问题确实很有水平,广受业内认可。
另一方面……
“在宣布奖项内容的几乎同时就有人获奖”这戏剧性的一幕,也确实在客观上让更多吃瓜群众了解到了“千禧年数学难题”。
因此,这個连一次都还没颁过的奖项,知名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菲尔兹奖、沃尔夫奖等“老字号”的招牌。
甚至一度接近诺奖。
据说挪威自然科学与文学院也受此启发,准备赶在2002年尼尔斯·阿贝尔诞辰20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用高额奖金再砸出一个数学大奖来。
总之,为了整个华夏数学界的荣耀,常浩南最终勉为其难地决定站出来,背负起这50万美元的沉重负担……
当然,话虽如此,最终情况如何,还是要看双方讨论的结果。
因此,审慎地考虑了一会之后,他给对方回复了一封措辞诚恳的邮件。
回件中先是对克雷数学研究所来了一顿客套的彩虹屁,然后表示自己非常感谢对方能认可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愿意作为第一批领奖者获得这一殊荣,不过自己眼下正处在一项重要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因此实在不方便离开京城,希望能在设计颁奖方式时考虑到这一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