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情况是,在相控阵天线的每一个单元上都使用延迟线,不过这对于上千个发射单元的相控阵雷达来说意味着凭空多了几十公里的电缆,一方面是成本和体积不可接受,另一方面,这样高密度的线缆之间也会产生非常强的干扰。”
“所以目前的通行做法是,将相控阵天线划分为一系列的子阵,在子阵内部的单元继续采用移相器,而在子阵之间使用实时延迟线。”
“不过对于大型相控阵天线来说,划分子阵会导致视场内产生很多子阵级的栅瓣,造成天线副瓣升高,总之最后取舍出来的结果就是目前这种120°扫描角的单面天线,各方面性能都可以接受……”
“……”
毕竟是在雷达领域浸润了大半辈子的资深院士,一番解释深入浅出。
就连跟在旁边的张洪飚都觉得自己听懂了個七七八八。
至于常浩南……
实际上,在王晓模刚讲没两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起来,前段时间开研讨会的时候,霍鹏华曾经提到过一个相同的名词。
也是用一定长度的导线来弥补不同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只不过最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