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容一点点深入,他的语速也比刚开始的时候顺畅了很多。
“从检测结果中我们发现,腾格里沙漠,尤其是腾格里沙漠东南侧相对集中的19个深采样样本,我们称为腾格里A组,有着相对特殊的物理性质。”
“当然,这次的两個研究对象,巴丹吉林和腾格里,实际上都有一些此前没有注意到过的特征,所以我刚刚所说的特殊,是相对于过去研究较多的典型沙漠浅表层砂质而言的。”
说到这里,吕进辉转过身点击了一下鼠标。
幕布上随之投影出了两张明显是经过显微镜放大之后的照片,看样子应该是一大一小两颗砂砾。
其中大的那颗外形显得有棱有角,而小的则相对光滑,更接近一个完美的球形。
两张图片各自下方还有一连串的表格,上面是一系列理化性质数据。
吕进辉稍微停顿了一下,让众人有时间看清楚PPT上的内容,然后才继续道:
“一般来说,由于沙漠砂常年遭受风化,因此颗粒更加细小、外轮廓更加光滑,而且通常含有更高比例的有害盐成分,因此不能完全取代河砂作为建筑材料。”
“不过经分析之后发现,A组的砂颗粒样品呈现一种水晶结构硅质,具有潜在的火山灰活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胶凝材料的替代物,虽然其级配情况仍然比较一般,但化学组分和矿物组成情况却与河砂比较接近……”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砂土地基承载力实验,发现A片区的样品在瞬时提高加载应变率后,剪应力瞬时提高,但将随着加载过程逐渐回落到原加载曲线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