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他并没有像其他邮件那样直接丢进回收站,而是专门给这名叫玛丽安·米尔札哈尼的学生回信,肯定了对方的过往履历,但表示数学研究目前还只是自己的个人兴趣,因此并没有招收这一方向研究生的计划。
本来他还准备向米尔扎哈尼推荐论文的另一位作者佩雷尔曼,但考虑了一下之后还是作罢。
毕竟后者正是对方口中“思维跳跃”写作方式的集大成者,哪怕是同行看了都直呼离谱的程度……
而随着常浩南清理出邮箱的空间,一些最近几天发出的邮件也陆续从服务器端被传输进来。
实际上,审稿团队只用三天就基本看懂了整个证明过程,而后面四天只是因为觉得过于离谱,才又进行了多轮重复检查和确认。
只是为了避免再搞出怀尔斯那次的情况,所以在最终出结果之前都没有披露给媒体而已。
但数学界内部,其实是早就得到了风声的。
所以,这一阶段发到常浩南邮箱里的邮件,就已经有很多重量级的内容了……
“他们还真是积极……”
常浩南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面前呈2*2排列开的四个网页。
上面是四大数学期刊几乎在同一时间给自己和佩雷尔曼发出的约稿邀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