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那时候的情况比较特殊,新闻几乎是持续不断地播报各地灾情,以及抗洪抢险活动。
算是有一些曝光度的加成。
而这一次虽然规格稍低,但也是一段晚七点新闻的三分钟专栏。
非常夸张了。
而紧随着新闻报道之后的,就是一篇来自《华夏青年报》的社论。
当然,国家级媒体,不可能公然下场骂街。
只是隐晦地批判了此前南城报对于火炬实验室的不实报道。
真正杀人诛心的,还是来自常浩南的老东家,国防科工委。
在11月下旬发行的《逸林》12月刊里面,第一篇文章就是有关此事的评论。
作为一个“民间”“娱乐性”杂志,可没有什么面子方面的顾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