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既然有了机会,那肯定要尝试一下。
哪怕只能搞到个三四架,也能让华夏提前接触到300吨级超音速飞机的设计、维护和生产。
以及多掌握一种理论上的、对太平洋东岸的打击能力——
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华夏空军内部就已经撤销了全部涉核岗位,也没有任何一种量产的服役机型可以真正携带核武器。
换句话说,华夏的“三位一体”核能力,其实是长期缺位的。
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决定无可厚非,毕竟轰6带核弹临空轰炸这种事怎么听怎么抽象,确实也没有战术价值。
但随着时代进步,空基核武器的花样也会重新多起来,尤其在使用战术核武器层面,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最好还是能尽早恢复起来。
而作为一种战略轰炸机,图160毫无疑问,从娘胎里就考虑过这一点。
相比之下,多出一种后勤保障体系完全算是微不足道的代价。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