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高恒听后也一脸恍然大悟地点头,显然是认同了常浩南的说法:
“也就是说,会有一种同时满足长寿命、高耐受力和吸波性能的材料?”
“我知道隐身飞机除了外形以外,在机体表面也要涂上吸波材料降低RCS反射,就像潜艇的消声瓦一样。”
“这是我之前跟C.B.法拉利那边工程师交流的时候,通过他们竞争对手的技术获得的灵感,可以自动修正和补偿设备的机械几何误差,减少待机时间和维修费用。”
毕竟仅仅三年以前,航空工业还在为一种国产二代半战斗机可能无法按时服役而发愁。
“正式投产可能还没那么快,现在只是设备完成了安装,正在测试各项子系统,如果没问题的话,大概下个月初就能开始试生产,计划是先给112厂那边造一个批次歼11B的钛合金隔框,把老机体的焊接工艺给替换掉。”
而且,真冷静下来思考一下的话,由于起点实在太低,虽然最近几年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各种技术突飞猛进的消息,但真正落实下来,还是一个尚未服役国产三代机的状态……
于是,他马上切换了一个稍微现实些的话题:
“说起来,我看前些天提交上来的报告,江重的那台锻压机,很快就要投产了?”
所以常浩南也只能合理推演一下。
思维跳跃有点大,好在常浩南最近这一个星期就在江城跟进这件事,所以脑子还能跟得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