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华夏所使用的轴承钢主要是普通轴承钢GCr15和少量钼系钢M50,这一点上跟发达国家没什么区别,精贵的航空发动机自然以后者为主。
不过,虽然M50钢的室温硬度可达HRC62且具有良好的热硬性,能够在最高316℃下连续正常工作,但它的断裂韧性很差,在值上很难超过2.4×/min,体现为轴承表面的抗剥落能力不足,容易在某些极限工况下造成不可逆损伤。
这也是绝大多数航发轴承最终到寿的原因。
改进思路么,说起来倒也简单,随便找个搞金属材料的研究生都能讲明白——
减少碳含量、增加镍含量、或许还要增加氮含量、再进行表面硬化处理……
但光有个思路不顶用,还需要确定减多少碳、加多少镍、怎么硬化、用何种工艺、涂层材料是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用的原材都是M50,但普惠、罗罗和通用造的航发轴承就是寿命更长、稳定性更好。
而所有这些细节问题,都只能等到详细的设计方案出来之后,再根据轴承件的具体参数和需求来确定。
至于如何确定……
在过去,只能靠试错,高度依赖材料工程师的经验,当然还有运气,所需的投入自然也是极为惊人。
但现在,常浩南却可以给予他们一个至少方向上的指导。
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