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在经营方面都有着相当的独立权限。
理论上讲,以二毛手里现在还攥着的东西,哪怕靠变卖家底,也不至于活的这么惨。
然而1991年后,相比于几乎延续了联盟体制的三毛,和家大业大,且起码保持了最基础生产生活秩序的大毛,二毛这边的情况完全可以用彻底崩溃来形容。
崩溃到这些私有化之后的公司哪怕想要跟苏霍伊或者伊留申一样卖苏联遗产,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哪些东西能卖。
而且他们手里的遗产,也确实有些尴尬。
大多数情况下,大毛那边恢复生产需要的是查缺补漏,而二毛这边乐观点说是女娲补天。
换句话说,虽然有不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都在后者这边,但如果真的想要造出位于最下游、利润最丰厚的“产品”,那几乎只能再回头去跟已经分家过的大哥对接。
然而现在大哥似乎从南边找到了新欢,对二弟的关注度已经越来越低了……
所以,能发出工资来,对于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的职工们来说,既是惊喜,也是意外。
而如这个小伙子一样,并未经历过太长时间联盟时期生活的心思敏捷之辈,更是已经从这些年困顿的生活中意识到,机会,光靠等是等不来的,得想办法自己去把握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