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时大听到这个回答之后先是震惊,然后逐渐转为恍然大悟:
“我之前听苏霍伊那边的索特尼科夫说,想要我们提供技术共享的,好像就是这个东西?”
说起这件事,刘高卓顿时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没错,就是这个东西,索特尼科夫主张根据当时咱们双方签署的协定,双方应该在十一号工程过程中共享有关的技术成果,但我们表示这个吊舱属于华夏空军的通用装备,本来是给歼轰7飞机研发的,对于歼11来说,只是作为武器系统而非机载设备的一部分,肯定是不在技术分享范围内。”
“后来我们还展示了其它型号飞机挂着那个吊舱的照片,他也就没的说了。”
能在引进别人飞机的过程中实现反向超越,自然是相当提气的事情,因此整个楼梯口一时间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平静下来之后,刘高卓才继续补充道:
“其实根据电子14所,以及常浩南同志本人的意见,这个技术也不是不能分享,但肯定不能让他们这样随便白拿走,总要用一些对等的东西来跟咱们交换,最后我们内部再给电子集团结一笔技术转让金就行,现在就看俄方那边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怎么样了。”
华夏这边的几大军工集团毕竟还是统一在ZY的领导下,因此在操作这种“技术换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要自由很多。
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经过航空工业总公司的手,用电子研究院所开发的技术换到核工业总公司那边急需的技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