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台技术水平明明更先进的发动机,在超音速状态下不仅推力曲线不如AL31F和RD93,甚至连油耗表现都不如后两者。
这是个被基本物理原理限制住的问题。
除非搞出可变循环发动机,否则无法从根源上实现各种工况下性能的兼顾。
F22上面的F119发动机为了超音速性能就选择了和F110完全相反的设计,结果就是不开加力即可超音速巡航,但军推状态下的油耗奇高无比,导致整个飞机在内油量巨大的情况下反而变成了个小短腿。
并不是普惠的设计师能力不行。
取舍而已。
ATF项目诞生于冷战高峰期,当时的作战想定就是在欧洲上空进行短促的高强度战斗,然后要么被击落要么返航,并不需要多大航程。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等到2005年F22服役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要到广袤的太平洋地区去发挥余热,结果就显得性能跟需求脱节了。
当然,尽管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还是有办法改善的——
给飞机重新设计个匹配更好、升压能力调节范围更广一些的可调进气道就行了。
后来的新型号F15就采用了这种思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