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竟是搞航天出身的,甚至正好还是导航系统专家。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给定位终端发送跟GPS卫星相同频段的信号,从而干扰它的信息解算,最后生成一个错误的位置数据?”
常浩南点头:
“没错,从理论上说,这个原理类似于转发式干扰,只是省去了干扰机接收并破解信号的步骤,本质上应该和我们之前给歼轰电7开发的那个干扰吊舱差不多,但因为GPS终端在性能上相比战斗机的雷达终端要弱一些,而且还不涉及捷变频的问题,所以难度要小得多。”
跟内行人说话确实轻松,只要稍稍一点就通。
“这个原理应该是没问题,但是小常,现代的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一般来说都是定向的,只会接收从上方发来的信号,我们这个干扰机……难道也要装在飞机上面?”
丁高恒尽管已经不在科研一线,但对于技术发展的基本情况终究还是了解的。
“是啊是啊,而且美国人这么搞,可以用卫星故障之类的借口搪塞过去,我们又不搞他们那套欺负人的事情,肯定不能针对第三方,总不能让飞机飞到美国本土边上搞干扰吧?”
曹刚纯也紧跟着说道。
“放在飞机上当然是可以的,601那边国产化的歼11,在搞自卫干扰吊舱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加入这个功能,这样在对抗卫星制导的巡航导弹过程中可以增加很多效率。”
常浩南先是肯定了一下丁高恒的思路,并且拿90年代末这会我军最为忧心的巡航导弹作为假想目标,瞬间把GPS干扰这个事情从“单纯找回脸面”变成了“军事斗争准备的必备技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