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1章 堪比战术导弹的远程火箭炮! (3 / 5)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常主任,我这直接有结果的,看日志看不出……”

        然而话音未落,常浩南那边就指着屏幕上的一块内容开了口:

        “在这个精度设计里面,火箭炮的定向管,当然还有火箭弹,都应该处理成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吧,如果简单近似成纯刚体,模拟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的。”

        随着武器射程和威力的不断提升,弹药发射时产生的动静也越来越大,像过去那样把武器系统的各个部件视作刚体,然后再通过增加重量或者提高强度的方式让产品更接近刚体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可行,因此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弹性支撑和柔性体动力学逐渐发展起来。

        也就是不再追求武器系统在发射过程中保持绝对的稳定性(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得到),而是通过高精度的振动仿真和预测,让武器每一次发射时都处在振动波形中尽可能相同的位置,从而使武器系统获得相对的一致性。

        换句话说,利用这种思路设计出来的武器装备,虽然发射时看着好像晃晃悠悠的,但实际精度表现反而会更好,而且重量还轻得多。

        其中的典型就是BM21火箭炮和PKM通用机枪。

        当然,常浩南能对这个方面产生了解,也是因为这个思路后来扩展到了航空航天设计领域。

        而卫士1在设计的时候,尽管考虑了发射车架从刚性支撑到弹性支撑的演进,但仍然把弹管耦合系统近似成了刚体。

        合理了,但又没完全合理。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卫士1的设计工作始于90年代初,而且正如刚才芮晓亭所说,炮兵装备分不到太多资源,能搞成这样已经非常牛逼了。

        “啊……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