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铸造产区磕磕绊绊地走完整个生产流程,把15个成品铸件拿到最终的检验车间时,已经是当天下午了。
这个生产效率,确实让人看了直皱眉头。
并且经过检验之后,发现15个成品里面还有6个不符合生产要求。
60%的良品率,也是重量级。
有的是铸件内产生超标的缩孔缩松,有的是热变形过量,还有的干脆就是清砂不到位。
跟林旭昨天说的情况完全相同。
造是能造出来,但完全是靠手工作坊的模式硬搞。
问题确实很多。
哪怕排除掉故意阻碍生产的因素,一些工人,即便是老工人表现出的习惯也很差。
并且还有一些被林旭一并归结为“体制僵化”的问题,实际上是技术缺陷。
比如铸造过程中的温度条件控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