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原来的工位、还是之前的准备流程。
常浩南虽然加入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实际参与过的项目数量甚至和这里面资历最老的宋闻聪都不相上下,对于这些流程自然是轻车熟路。
除了有些必须要611所相关负责人员签字的部分之外,很多内容他都可以指挥进行。
更重要的是,有了上次试车过程中力挽狂澜的表现,无论132厂还是试飞站的工作人员,都更加重视常浩南提出的意见,甚至会主动找上他来请求帮忙。
就像是去年在盛京那边一样。
他可以获得更高的起点,但威信总归是要慢慢建立的。
“这次用的还是之前那台发动机么?”
常浩南隔着厚厚的窗玻璃看向正在进行最终固定的1001号原型机,对旁边的杨韦问道。
“对,上次你的喘振监测系统发挥作用及时,在发动机转速提高到70%以前就控制下来了,所以一些真正破坏力很强的大型遗留物还没有被吸出来,只有少量金属碎屑影响到前面两级压气机,经过检查之后没有出现结构损伤,还能继续使用。”
后者咂了咂嘴,不无心悸地回答道,
“确实是后怕啊……AL31FN这个发动机的叶片对于异物的耐受能力其实还算比较高,如果没有你那套系统,哪怕地面试车做完了,发动机已经受到了不可逆损伤,很大概率还是可以继续带病坚持。这样明面上的数据没问题的话,我们也就未必会去专门把飞机拆了检查,要是原型机带着这样的隐患上了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