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这种场合的讲话,自然不只是为了装逼的。
要说90年代中后期的华夏最缺的是什么。
除了钱之外,大概就是信心。
而且是体系性地缺乏信心。
在这个年代,哪怕这个时代最坚定、最乐观的人,也不可能比得上从二十多年后回来的常浩南。
于是他话锋一转,突然讲起了去年年初那次冲突带给他的刺激。
“和你们所有人一样,我当时也很愤怒,但仅仅是愤怒没有意义。”
“所以我开始想,能不能做点什么有实际价值的事情,正好那个时候学校有一堂飞行器设计课程。”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一个完整的飞机设计项目,虽然由于时间限制,完成度仍然比较粗糙,但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我在工程设计领域似乎还是小有天赋的……”
他在大作业里面改歼7的事情,整个年级,甚至整个专业的人都知道,当然是可以讲出来的。
“很感谢京航大学,也感谢我的导师杜义山院士,给了我参与新舟60项目的机会,在这个项目里,我完成了一个被外国专家断定为不可能的项目,也是那一刻,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我们华夏的航空工业,完全不是必须要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可以创造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