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1997年,情况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次要原因是由于96年的一系列事件刺激,军费总额按照计划猛涨了将近100亿元人民币。
同时因为几个民航型号的发展主导权被收归科工委系统,导致账面上又多出来了几十亿。
而主要原因则是,在编列1997年度经费预算的时候,一众人惊讶地发现,由于如歼8C、昆仑发动机和霹雳11等诸多开销巨大的项目集中在1996年下半年被提前完成,因此有一大笔原本在计划之中的项目研发和装备采购费用被省下来了。
这笔钱单论总数倒是并不比前面二者更多,也就是几十亿的水平。
但里面却有相当一部分的外汇配额。
放在90年代,这可是香饽饽。
主要是十一号工程技术引进过程中省下来巨额款项——
按照原来华夏这边的心理预期,包括技术转让、设备、材料、人工等费用在内,整个项目期间需要对俄方支付的合同总额最低大概在70-80亿美元之间。
其中要在96-97年度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就有近15亿美元。
但是苏霍伊方面去年在谈判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让步,降低了采购单价并同时减少了要求华夏直接从俄方采购的飞机数量,导致这笔支出实际上相比原计划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