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模端起杯子喝了口茶:
“而且要是真能把这4架飞机给换回来,那10亿也就10亿了,大型预警机毕竟是战略级别的装备,这钱花的不冤枉,我担心的是别人跟咱们玩花样,利用这个项目破坏咱们自主发展的路线啊,到时候人家直接来个违约,就算赔给咱们一笔钱,那耽误的时间可也回不来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常浩南简直想要起身鼓掌。
全猜中了。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华夏的雷达产业能在21世纪初就进入爆发,跟这位老前辈敏锐的预见力是绝对脱不开关系的。
他排除万难,还是把国内配套研制的路子磕磕绊绊地坚持了下来。
甚至在1998年,还通过一些渠道低价搞到了另一架伊尔76飞机,在国内同步开始了预警机平台改装的先期验证研究。
这才有了2000年大卫国违约,拒绝交付已经几乎完成改造的第一架预警机,当年年末空警2000和空警200就完成立项,不到7年便交付部队正式服役的神奇效率。
事后美国方面评估,圆环工程大概让华夏预警机项目滞后了3-4年。
在没有一个人开挂帮忙的情况下,这已经算是把损失降低到最小了。
只不过这一世,常浩南有把握让这几年的损失也不复存在,甚至提前让领先世界的空警系列型号问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