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5章 找38所借飞机! (2 / 6)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对于如今的常浩南来说,这种事情已经轻车熟路,根本不需要系统的帮忙,尤其运8本身的数据已经被172厂的梁绍修等人完成了数字化录入,完全可以直接调用,只要把T形天线和尾鳍两个部分加上去就好,实际工作量并没有太多。

        更何况徐洋和电科14所这边的工程师们虽然没学过飞机设计,但多少都学过算法,还是能帮一些忙。

        最耗时间的部分估计是等结果,眼下的计算机性能实在是跟不上需求。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正好可以见缝插针,把楔尾预警机的气动和结构分析给做了——

        尽管在设计吊舱的时候已经用一些奇技淫巧降低了对于硬件性能的需求,因此试制过程不存在什么难以克服的阻碍,但电子干扰吊舱对于14所来说毕竟是个新玩意,况且从那具被缴获吊舱借鉴的封装技术也还需要适应,因此在基础设计已经完成的情况下,一大一小两种工程样机预计还是预计需要半个月左右才制造出来。

        这还是因为样机阶段暂时不用考虑外部气动修型等问题,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工时,否则得要更长时间才行。

        ……

        总之,当几天之后,常浩南把附有数值计算结果和几次风洞试验数据的论证报告交到甚至没来得及离开金陵的王晓模手中时,后者下意识问出来的第一句话是:

        “你是不是早就把报告准备好了?”

        对此常浩南自然是实话实说:

        “那倒没有,虽然我对这种T字形天线已经研究了有一段时间,但确实是那天跟您交流过之后才真正开始着手分析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