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6章 用光字母表的轰6改 (1 / 6)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这个用人工喷水模拟结冰条件的思路倒不是常浩南的首创。

        实际上,人类最初进行的结冰试验,就是在地面上,靠一个架高的结冰喷雾塔制造人工冰雾完成的。

        到了70年代的时候,美国空军开始使用C-130运输机改装的结冰喷雾机,但受制于当时喷嘴的雾化能力,只能在200km/h速度范围和1000m高度范围以下进行试验,因此大多数时候都用来测试直升机。

        而常浩南设计的这套全新喷雾系统,则可以支持更广阔的使用范围,完全可以对螺旋桨,甚至亚音速的喷气式飞机进行测试。

        毕竟轰6飞个700-800km/h还是没问题的。

        所有人都马上看出了这套东西的潜力——

        如果以后有了更大的运输机,甚至可以把它搬上去,以获得更长的喷雾持续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去自然结冰试验只能看天吃饭的现状。

        要知道,过去美国之所以在飞机结冰研究领域一家独大,就是因为他们每年几乎有8-9个月都可以进行试飞,而其它国家都没有这个条件。

        “这架飞机是不是还应该有一套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流量和喷嘴的气压变化来形成不同直径的水雾?”

        气象学专业的林国范率先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没错,控制系统可以容纳在以前的加油吊舱里面。”

        常浩南点了点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