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种涉及面极广的事情,真的着手办起来,往往比头脑风暴要复杂无数倍。
尤其这个年代的JAA还是一个并不具备强制约束力的组织。
“小常同志。”
易元和先是喝了口水,压制住因为兴奋而导致的微微颤抖:
“推动华夏和欧洲进行民用航空产品的对等互认,可是个相当复杂的工作,而且平心而论,这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好处,你就这么有把握能在谈判中说服对方?”
“我虽然没怎么接触过民航系统的人,但想必咱们手中最大的筹码,应该就是华夏航空市场的巨大潜力。可是这张牌之前已经拿出来对付波音和麦道了,现在面对欧洲,只靠一手结冰与防除冰技术,恐怕很难跟他们兑子啊?”
这个问题虽然看似是在泼凉水,但也确实是实际情况,其它人并不是不知道有这回事,只是陷于短时间的兴奋中没顾得上细想罢了。
现在被易元和提出来,周遭的其它代表团成员也逐渐回到了现实当中。
说到底,还是华夏自己的航空工业不够发达。
要是能完全靠自己造出来足够国内市场使用的干线客机,甚至不需要性能有多好,都能在这场博弈中占据绝对的主动。
可惜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