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9章 波斯雄猫 (2 / 5)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所以,这个DSI进气道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唇口附近这个……这个鼓包的形状?”

        后面的内容已经完全超出常浩南的画功所及了,因此他干脆也没再继续无意义的尝试。

        好在大家都是专业人士,只靠语言也能说明白个七七八八:

        “没错,DSI进气道的鼓包压缩面是根据乘波原理设计的,它的基准外形仍然是圆锥型面,但需要从前缘线上选定若干个追踪点,在流场中从这些追踪点开始向流场下游追踪,这些追踪出来的流线所构成的流面就是鼓包压缩面。”

        “这个过程虽然说起来不难,但涉及到的数值计算相当复杂,我也需要整理一下思路,所以暂时急不来,先按照我之前的计划,把总体设计给搞出来再说。”

        实际上,常浩南的想法跟之前对于涡扇9的设想差不多,都是为了后续的重点型号而提前对某些关键的新技术进行研究。

        上次是为了涡扇10,而这次,则毫无疑问是为了歼10。

        由于在这个时空中,歼8C已经顺利完成了设计定型并交付部队试用,因此对于三代机,尤其是歼10这样的单发中型三代机而言,已经可以彻底放下对2.0马赫以上速度段的追求,转而专心优化中低速度下的综合性能。

        现在歼10的01号原型机已经到了总装流程,自然不可能推倒重来,但仍然可以在后续的全状态原型机上使用全新的DSI进气道设计。

        只要他的效率足够高。

        毕竟歼10本身的进气道外形就经历过一次大改。

        在1991年的全尺寸模型上,用的还是类似F16的进气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