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的是一名看上去四十来岁、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微胖中年工程师,叫韩有德。
在听过了常浩南关于新磨削设备的完整设想之后,他稍稍愣了大概一秒钟时间。
然后几乎是下意识地说出了一个有些晦涩难懂的外文短语。
常浩南没听懂,但总之不是英语。
好在对方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从桌上拿起一支削好的铅笔,直接开始在一张绘图纸上面画了起来。
相比于抽象派的常浩南,韩有德的画功显然要好上很多,尽管是连尺规都没用的示意图,但仍然横平竖直,十分规整。
“常……”
“常浩南。”
有人恰到好处地提醒了一句。
“常浩南同志描述的这个设备,我十几年前在东德进修的时候就接触过,德语直接翻译过来的话,叫做流体磨料加工,或者磨粒流加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