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群的另外一边,几个穿着航空工业工装的男人几乎两眼发光地看着眼前的机器。
作为系统内的兄弟单位,参观时候获得一点特殊待遇也是理所应当的,因此他们可以从一个更好的角度和更近的距离观察整个工艺流程。
“张工,这……”
一个比较年轻的工程师用因为兴奋而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道:
“这如果能用上的话,斯贝国产化应该……”
显然,他们来自镐京的430厂。
斯贝MK202发动机虽然70年代中期就完成了引进和组装,但因为中间的各种原因,导致真正的国产化工作历经多番波折,直到1995年才通过验收。
说是“国产化”,其实这个时候斯贝的国产化率不过70%而已,大量核心零部件用的都还是十几年前进口的库存。
产量很低,而且也不可持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