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世当然已经习惯了这种气候,但现在这具身体还是第一次到长江流域过冬,仍然很不习惯。
“那倒不是。”
见他这副样子,卢育英从不知道哪掏出一副手套递了过来,示意常浩南戴上:
“野马白露是当年蓉城汽车修理厂牵头,联合4家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一起搞的,不过132厂在最困难的那几年,给他们生产过一些零部件。”
“九零年之前,轻型汽车厂的发展势头一直不错,可惜最近几年,国外的好车不断进来,还搞了合资生产,价格也越来越低,这种杂牌子已经很难卖出去了。”
对于常浩南来说,这种事情算不上新鲜,毕竟类似的剧情在未来的十几年中还会不断上演。
况且以他一路上的体验来看,这个野马白鹭牌汽车的质量也确实让人不敢恭维。
对于并不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的领域,有些东西该放手就应该放手。
华夏的汽车工业必定是要发展的,但常浩南自己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只能依托像是精工计划这样的途径,让尖端项目的技术成果更快扩散出去。
至于具体是谁能吃到这波技术红利,那就只有看各自的努力和造化了。
毕竟,一个工厂的命运啊,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奋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