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9章 三年窗口期 (5 / 7)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所谓“发展潜力不弱于幻影2000C、最好可以接近F16C水平的战斗机”如果按照正常发展,指的自然是枭龙。

        但其中还有一些其它细节。

        毫无疑问,对巴军售一直是华夏军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实际上,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军事装备,尤其是空军装备上的选择长期摇摆不定。

        一方面,在****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严重依赖美国提供的支持,导致前者已经形成了使用美国体系装备的习惯。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武器提供者,美国又并不可靠。

        从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开始,****就经常遭到西方的武器禁运。

        虽说名义上这种禁运是针对印巴双方的,但印度军队本来也不依赖西方提供装备,所以这实际上就是赤裸裸地拉偏架。

        于是从60年代开始,巴方逐渐引入华夏和法国制造的装备,用以抵消风险。

        不过从定位上讲,美制装备仍然属于主力,而其它装备只能算是“备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