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蒂夫的英语语速非常快,好在并没有南亚地区常见的重口音,卢育英能听懂个七七八八:
“一是在短期,最好是明年年底之前获得一种相比歼7P和幻影3性能更好的型号,只需要单纯采购,不涉及技术转让。”
“二是在最长5-8年时间内,得到一种综合性能和发展潜力不弱于幻影2000C、最好可以接近F16C水平的战斗机,要求我方的卡姆拉航空联合体参与研发过程,并且至少要负责飞机总装和中修保养的能力。”
“明年年底之前?”
听到这个时间节点的卢育英一愣,然后在心中盘算了一下。
如果能再注入一笔资金,提高一些工作效率的话,他手头的歼7F项目似乎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如果您认为歼7MG的性能仍然不足的话,我们目前有一种即将完成设计的歼7深度改进型号,通过把机头进气改为下颌进气,腾出了安装一部直径600mm雷达的能力。”
“即将完成设计……那么进度方面能否赶得上?”
拉蒂夫显然也来了兴趣。
“我们采用了一种,呃……特殊的设计方法,所以相对原型号的变化不大,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年初完成首飞没有问题,因为都是成熟的子系统,试飞进度也会很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