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面前的数据报告,和旁边似乎仍然云淡风轻的常浩南,阎忠诚下意识地转过身,装作若无其事地离开了控制室。
他不想让自己的眼泪被太多人看到。
十二年。
昆仑发动机从1984年正式立项,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二年。
对于此前从未有过从头开始成功研制一型航空发动机的华夏航空工业来说,要学的东西、要补的课实在太多了。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可谓命途多舛。
就连阎忠诚自己都已经记不清楚,这十二年里他到底面对过多少个难题。
最开始,涡喷13发动机的3级低压压气机和缩小的“斯贝”发动机的前7级高压压气机组合在一起并不匹配,发动机只要一启动几乎立即就会进入喘振。
他们只好重新设计了压气机第四级,终于让发动机能够正常开始工作。
后来,因为涡喷14的涡轮前温度相较于涡喷13更高,已经远远超出了涡轮叶片本身的承受能力,他们又不得不在高压涡轮上第一次使用了主动气膜冷却技术。
由于没有工程应用经验,410厂在几年的时间里都无法造出带有气膜孔的合格产品,高压涡轮叶片根部断裂几乎是那段时间里阎忠诚噩梦的主要内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