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航空工业总公司,或者国防科工委内评定的先进成果,那绝对是人人眼热的东西。
能在里面挂上一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而常浩南看上去最多不到二十五岁的样子,竟然已经是第一完成人了。
等到众人讨论的声音稍稍平静下去,杨奉畑用手中的钢笔轻轻敲了敲桌子:
“考虑到已经有了兄弟研究所的经验,我认为常浩南同志提出的这个办法应该是可行的,就这么办吧,至于跟飞机上天的人选……”
“既然是我负责进行计算,那这个上天的活就也让我来吧。”
在刚刚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常浩南就已经想好了要亲自去做这件事:
除了责任感之外,还有个不太重要的原因是他确实想体验一下坐战斗机飞行的感觉。
“现在的条件相比顾老那时候已经好了很多,我可以带一台相机上去,把原型机翼面上的气流型态给拍下来。”
当年顾永芬在设计歼8B的时候,是带了一部望远镜现场观察,而1996年的时候,有光学变焦能力的相机已经相当普及,完全可以拍照留档,等回到地面之后再慢慢分析。
杨奉畑又和旁边的两个副总设计师短暂地交流了一会,然后抬起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