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多尼伦放下手中的平板,声音比前些天松弛了不少:
“大部分伙伴国都严格遵循了我们预设的‘安全措辞库’,没有一家公开表示有兴趣参与‘信标’计划,均强调需要‘全面、审慎的评估’、‘必须符合现有国际义务框架’。”
幕僚长皮特·劳斯把一份报纸铺在面前,补充道:“主流媒体解读也基本趋同——‘二选一’的威慑力初步生效,联盟体系在高压下展现韧性,《华尔街日报》的头条是‘西方阵线在太空竞赛前重新稳固’。”
“意料之中。”奥观海嘴角微扬,端起咖啡杯:“当筹码足够重,模糊的空间自然消失。欧洲人很清楚,脱离我们主导的科技和安全体系意味着什么。”
看到欧洲盟友在第一时间选择了服从性沉默,他紧绷的神经略微放松了一丝。
这似乎印证了赖特和普利茨克的判断:只要展现出足够强硬的决心和力量,那么旧有的秩序和威慑力就依然有效。
潘妮·普利茨克也点头表示同意:“他们需要时间消化压力,但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信标’计划在国际合作层面,已经遭遇了实质性冻结,这是我们需要的窗口期。”
然而,这份脆弱的“胜利感”并没有维持太久。
两天后。
京城,蓝厅。
例行记者会的氛围在发言人走上讲台时就体现出了与过往的截然不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