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起身,径直走向了正被几位同行围住交流的吴明翰院士。
“吴院士,您好。”常浩南伸出手,语气平和而尊重。
吴明翰连忙结束与旁人的谈话,转过身,双手握住常浩南的手:“常院士!您好您好!没想到您也来参会了,刚才的议题……”他以为常浩南是来讨论大会内容。
常浩南微微一笑,开门见山,却又绕开了刚才大会的焦点:“吴院士,这次来,是想了解下华芯国际在更成熟制程方面的能力。”
这个说法实在有点太模棱两可,吴明翰用笔帽蹭了蹭头发:“具体是指……哪方面?”
会场内人多眼杂,再者栗亚波那边的试验也还没个结果,所以常浩南还不准备把自己的成果直接说出来。
而是换了个角度。
“我们火炬集团,连同火炬-C.B.法拉利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领域。”他提到了自己掌控的资源,“这一块对芯片的需求量巨大,而且跟传统的工控需求不同,这一块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不亚于消费端。”
“不知道……华芯国际目前在48nm,以及更精细工艺节点的产能如何?是否能支撑大规模、高性价比的流片需求?”
吴明翰作为内行人,当然知道再怎么高精尖的工控需求也不太可能跟消费端一样,所以对方的提问大概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因此比较委婉地回答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