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熙森抬起头,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地看着栗亚波:
“现在又来这一大单,少说也得大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预算。”
谢熙森的语气里带着设备管家特有的肉疼和对项目组花钱如流水的感慨。
他也是科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出身,然而来火炬实验室不到三年时间,签出去的经费比过去三十年加起来还高一个数量级。
栗亚波理解谢主任的“心痛”,但此刻他心中只有那个至关重要的实验,没有开玩笑的心情。
“谢主任,这是常院士点名要的设备,所有支出都可以走重大专项的经费渠道,优先保障,尽快到位。”他顿了顿,补充道,“常院士一周后就要看结果,时间很紧。”
听到“常院士亲自安排”、“重大专项核心”,谢熙森也瞬间换上了严肃认真的表情。
“明白了,清单给我,我亲自盯进度。”他不再多问,拿起清单,迅速坐到电脑前开始操作。
说归说闹归闹。
在火炬实验室,钱,基本不会是首要问题。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