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常浩南轻轻摇了摇头,解释道:“涡喷14的进气道在高超音速飞行状态下会完全闭合,本身并不会破坏乘波体下表面的完整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比刚才更加迷糊的尹开宪,缓缓揭开了谜底:
“它最关键的作用,其实是在亚/跨音速阶段,提供额外的气动增稳效应。”
“气动增稳……”尹开宪喃喃重复,随后有些回过味来,“意思是在发动机工作时,通过高速气流产生引射效应?”
“正是如此。”常浩南肯定了刑牧春的补充,“这个设计,能在横航向稳定性最薄弱的跨音速区段,提供一个额外的、动态的稳定性增项。”
他指向屏幕上那条令人揪心的低谷曲线。
尹开宪这会儿倒是不发懵了,但还是有点不放心
“可目前的风洞测试都只能模拟静态或准静态的气流,对于这种带有局部主动效应(发动机工作)参与的部分,尤其是其动态响应特性,风洞模拟的精度是不够的,或者说,成本高到难以承受……”
“没错。”常浩南点头,“所以只是估算,但总比对着这条裸曲线干瞪眼强……这算是我们在设计阶段就预留的后手之一,先试试看吧。”
尹开宪重新坐回主控台前,双手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
他调出“驺虞”背部进气道结构的三维模型和涡喷-14在跨音速状态下的预估流量、流速数据,结合空气动力学公式,开始构建一个数学模型,用于模拟这个“活动背鳍”在特定飞行状态下的增稳力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