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这几天大家在私下都叫它“小飞棍”。
外形问题当然还是次要,更麻烦的是发射窗口。
高度、速度、姿态、过载……要求精确得像在穿针引线。
弗宁觉得,除了像自己这样整天泡在手册和模拟器里的试飞员,恐怕没几个人能在实战的混乱和压力下,把这玩意儿按照要求打出去。
他再次瞥了一眼高度表和空速指示器:高度指针稳稳地指在35000英尺,空速稳定在870节(约1.45马赫)。
阳光透过座舱盖,在仪表盘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目标空域就在前方。
“鹰爪01呼叫塔台,已抵达预定测试空域。当前高度36500英尺,空速870节。请求下一步指示。”弗宁的声音清晰地传回指挥中心。
短暂的沉默,仿佛在确认所有系统状态。
随即,指令传来清晰而简洁:“鹰爪01,塔台确认。启动发射程序。祝你好运。”
当年agm135反卫星导弹测试的时候,波音事先编写了一套自动飞行程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