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面对着这个还不到大家平均年纪一半的年轻“书生”,公头们却都在正襟危坐专心听讲,仿佛一群正在上课的小学生似的。
赛尔迪·斯托克继续道:“我计算过了,以我们目前的劳力和设备,如果三班倒,是可以在1月之前完成这一排轨道光环。调试和试验的时间也可以控制在10天左右,便能直接对4号冰原进行照射了。当然,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同时施工,只要把白川星上的泄洪通道完成,4号冰原融化之后的洪水就可以引入内海。这样一来,到明年新年,就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的垦荒工作了!”
坐在斯托克身边的,一位四十岁出头的中年男子补充道:“只要做到这一步,白川星的第三个大型定居点的建设工程马上就可以开始了,至少可以完成500万移民的工作安排。明白了吗?这颗星球上就能有第三个大城市,明白了吗?你们都得给我打起精神,谁敢拉稀摆带,我现在就把他塞到炉子里去!”
相比起台下这些形象介乎于介乎于黑帮老大、牛仔头目以及包工头的大叔,这位中年人的气质便相对来说要儒雅一些,甚至还似模似样地戴了一副单片眼镜,大概有点像是个……民风彪悍的偏远地区的城镇公务员吧。
可莫要小看这位名叫科曼的大叔。他可是位灵能者,虽然只是一环,但等闲也是二十几条大汉近不得身的,而且也是新神州的地头蛇,是齐先生派给斯托克的搭档。
果然,科曼先生一说话,本来就很像是小学生们的工头们表现得就更端正了。
斯托克对科曼先生感谢地点了点头:“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但只要这样,才不耽误明年的开荒和播种。如果能顺利完成这项工作,到了后年,我们是可能完成粮食上的结余的!”
工头们听闻此言,纷纷窃窃私语了起来。他们一个个也都是新神州的地头蛇,都是有些自己的人脉和情报渠道的,实在是太清楚这个偏僻的星区的问题了。
粮食不能自给,但交通却又不便,这便意味着在粮食贸易中承担了巨大的运输成本,这也构成了新神州的开发始终快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轨道光环没有问题。”一位身材矮壮,留着大胡子,一看就像是个大匠的人类大叔拍了拍胸脯:“虽然光板买的都是二手的,但保养得都很好,而且接驳控制器是从新塞维利亚那边运来的新型设备。目前做过的几次测试都很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