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楼房,不超过四层,有不少甚至是棚改房。
几个简单的架子,搭配上一些布棚,便是一间房。人们排着长长的队,在公共水龙头前等着接水,也有人去公共厕所处倒尿盆。
“竹先生,早啊!”
“哎哟,是竹老大来了!您吉祥。”
“阿竹哥,前天你帮了俺家那么大一个忙!今晚来俺家吃饭吗?”
有人认出了楚竹,脸上浮现出喜悦,打起了招呼。这声音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
“竹哥,早饭吃了吗?来两个炊饼不?”杨家烧饼店,一个憨厚的老大爷连忙从炉子中拿出几个刚烤好的烧饼,追上来递给楚竹。
他看上去四五十岁了,绑在头上的布巾被汗水浸湿,脸上的沟壑透露出劳动人民的勤劳。虽然年龄比楚竹大了不止一轮,但是“竹哥”二字叫得没有丝毫勉强,没有惧怕,只有尊重和亲近。
一直在烧饼店前排队等待购买的人,也不因此感到愤怒。
甚至排队的人中,有几人还对着楚竹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感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