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大的投资,一般就是杨文东制定方向,然后手下执行,但执行之前也会有预案计划,这个预案是要给总部进行审核的,从财务、法务等角度评价可行性、经济性、风险因素等等;
专业评估结束之后,那就是杨文东这个老板审核,一般也就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战略规划,以及金额方面是否有与预期比较大的差距。
这样的好处自然就是各做各事,也让杨文东从一些繁琐的事务中分出来;
不过,为了避免内部腐败,这些方案数据,等项目完成之后,还会抽取部分去交给第三方检查,这第三方也是杨文东随即指派的几家专业第三方,这个不确定性也可以保证公司内部,至少在一些很大事物上,没什么人敢乱伸手。
只要能够保证大是大非上不出问题,那杨文东这个老板也就觉得足够了,一些小的业务,也有内部纠察部门负责调查,甚至理论上来说,外部的廉政公署,也能查这些事情
综合下来,基本上也能够杜绝绝大部分腐败事件了,这也就足够了,绝对清廉与绝对纯净水一样,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没必要追求这个。
汽车行业,是很多超级大亨,最终的追求;
前世内地在电动车时代,进军汽车的新机遇来临,就也有很多商业大佬前仆后继的参与进去,一个是因为这个市场够大,远大于手机、家电或者其他产业,第二就是,这是很多人给自己定下来的一个目标。
甚至在燃油车时代,90年代的三星在各行各业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李健熙也是雄心勃勃的准备制造汽车,但最终因为不懂运营以及亚洲金融危机而计划破产;
单论技术难度而言,燃油车的技术是超过电动车的(技术难不代表好),二战之后,几乎没有新的大玩家诞生,除了被韩国与美国支持的现代起亚。
别说自己是在香港,就算在欧美,想做新汽车品牌,那几乎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机会就是收购现有的企业,可能够出售的企业,基本上也都是快要破产的、技术不太行的,如果没有内地改开之后的新市场,那即使是他这个财可敌国的穿越者,也不太想参与汽车行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