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3章 九龙仓收购战的开始 (2 / 5)

作者:水下野鱼 最后更新:2025/7/2 12:46:28
        这也使得在原先历史上,包玉冈强抢九龙仓的时候,海港城还没有完全建成,一共花费了十年时间,这种项目给杨文东来操作,顶多两三年。

        当然,也是因为九龙仓这样的策略,使得它在前面几年多长稀释自己的股份,要不然,杨文东也根本做不到收购接近30%的股份而不被市场察觉,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唯独大规模融资的时候,才会有这个漏洞。

        方先名则道:“好的,杨生,我们手中的九龙仓股票,已经接近30%了,市场上的流动股票也不多了,再继续下去必然会引起九龙仓股票逆势上涨;

        按照目前的情况,要么我们停手,要么我们就只能联系九龙仓的一些股东了,虽然可以通过美方资本来出面,可我市面上的股价外加这些因素加起来,我估计也会瞒不住了。”

        自己集团之所以能够收购那么多九龙仓股票,除了九龙仓自己多次融资扩股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委托美方资本去收购;

        可无论怎么做,当市面上的股票大规模减少,数量太多了,那肯定会引起警惕的,毕竟无形的市场一直存在,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就会上涨。

        杨文东笑了笑道:“恒生指数也跌到800以下了,相当于71年时候,也差不多该下手了,不过老郑那边还没有完成交易,你这边稍微暂停一会吧,等船只卖了再说。”

        石油危机以及未来的航运危机即将到来,船只价格即将暴跌甚至变成负值,也就是有了船反而是负资产,因为停泊、维护、清理等都得收费,价格还是很贵;

        如今怡和想进军航运,甚至部分放弃香港物业,自己怎么着也得满足他们;

        这群英资,吃屎都赶不上热的,地产开始赚钱的时候一个都不上,等到看到华资赚的盆满钵满,然后想入场,结果碰到地产危机,也还是他们根基厚、外加这一次危机主要针对的是股票,75年后房价仍然暴涨,这才让英资也赚了一些,不过对比那几位华资地产大亨就差远了;

        航运市场其实也是如此,早年华资在香港就没几个人能够做航运,需要的资本太大了,董、赵、包、曹等几位在67年之前与会德丰、太古等还是有差距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