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1章 内地糖类市场的机遇 (4 / 6)

作者:水下野鱼 最后更新:2025/7/2 12:46:28
        且更重要的是,虽然全球产能远高于30万吨,但额外采购是非常少的,因为农业基本上都是预定型交易,无论是采购方还是生产方,都需要在种植之前就签署协议的,不然等农产品出来了,要么卖不掉、要么买不到;

        早期的期货,诞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解决农业大众商品的销售问题,只不过后来被人玩的杠杆放大,变成一种暴利金融工具了。

        郭鹤年也同意道:“是啊,这种消息,一旦放出,全球糖价必然暴涨,内地的资金有限,想的是以现在平稳的价格收购30万吨。”

        “我们的产能不够,且我们自己也需要,就算公开收购一点,也无济于事。”杨文东皱眉道:“内地那边如果能够去年说需求,也就方便多了。”

        需要30万吨糖,其实不是问题,但不能这么急,如果说需要半年以后的,那直接购买未来期货或者专门找大型农场预定,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个事我也没多问,知道了也没意义,总之就是现在国内缺糖,现在就是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郭贺年摇摇头道:“杨生可有什么办法?”

        杨文东道:“我也没什么办法,这件事内地找你而不是找我,也说明在这方面,你比我强多了。”

        郭贺年笑道:“哈哈,杨生谦虚了,这件事我也算是有点眉目了,但我告知你,其实是为了另外一个目的;

        国内对于糖的需求,以后估计会越来越高,但国内无论是土地还是化肥,都需要用在主粮之上,糖类还是可能需要对外采购,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你的意思是扩大我们在马来西亚的甘蔗农场?”杨文东反问道。

        早年他就与郭贺年合作在马来西亚囤积了大量原始土地,然后逐步的开发成甘蔗农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