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品牌?”大卫回道:“这就是另外一个领域了,想成功,也得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行,需要在全美很多城市建终端品牌,难度非常大啊。”
巴菲特也同意道:“对,这个成本很高,能够成功的品牌,屈指可数。”
杨文东笑道:“那是当然,但我觉得如果你们真的想拯救美国的工厂,那这就是唯一的方法,不然是不可能的;
比成本,美国纺织厂根本比不过日本,现在日本也比不过香港,以后可能香港也比不过其他更穷的国家,这是国际自由贸易以及集装箱贸易发展的趋势,任何人、任何国家也阻止不了。”
其实如果伯克希尔在美国真的搞出一个类似北面、劳伦这种终端品牌,那对杨文东也是一件好事;
一个是自己本身也是伯克希尔的股东,即使巴菲特金融实力很强,但多一个正常的连锁服装品牌业务,也是更好的;
第二就是自己虽然看起来说的有道理,但真要品牌建成了,在资本的推动下,不管巴菲特现在多想拯救伯克希尔在美国的工厂,最终这些服装品牌订单还是会去成本低的国家;
现在会是香港,以后则是内地,且都很大可能是自己的工厂,那这对自己以及香港内地都有好处;
要知道,内地改开的初期,复杂一点的工业想投资都很难,因为当地没有足够的工业条件基础,反而服装、鞋子这种,就很适合,人员密集型产业也能带动大量工作岗位,一举多得。
巴菲特考虑片刻后,道:“艾瑞克,我知道你在香港的产业,也有零售与服装,那不如你在美国投资这个终端品牌,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