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长兴集团非要吸血一些工厂,而是自由市场之下,早期的一个货柜码头根本就不够香港市场的需求,那么多工厂都要通过集装箱运货,供不应求之下,那就只能涨价,不然又以何种方法来决定运谁的货物?
如今码头多了,价格自然会回归正常了。
郑志杰也说道:“是啊,好日子结束了,港府那边,也开始对码头运营进行调查了,他们会限制绝对的垄断,跟水电气一样,码头也会成为基建的一部分。”
“嗯,正常,港府也应该这么做。”杨文东点点头道:“而且香港的码头如果收费太高,长期来看,只会损伤工业以及贸易行业,我们也要看的远一点。”
香港虽然有很多垄断公司,也没有反垄断法,但港府对于这类事情也是有管控措施的;
比如牌照有几个,发给不同公司,且会通过调查,限制垄断公司的利润率,比如两大电力公司,他们也不是想涨价就涨价的,每一次涨价都得港府评估,虽然这里面可能也会有猫腻,但总比政府不管要强多了。
码头自然也是一样,几家码头公司如果敢协商一起涨价,那绝对会被港府收拾,甚至在其他国家,码头这种基础设施也肯定被严格管控,纵然商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也不可能是随意而为的,不然前世的和黄控制那么多码头,早就把价格涨上天了。
郑志杰道:“是的,集装箱多了,工业运输就方便多了,加上最近全球运价也降了一些,香港工业发展的比以前更好了,连工业地皮,都涨了很多。”
“工业地皮的确算是一个不错的投资,你这边可以适当继续投资一点。”杨文东跟着说道。
虽然不确定下一次地产危机的时间,但长兴地产也已经在做准备,进行适当的收缩了,不过工业地产却跟地产危机关系不大,因为它的核心是工业需求,比如85年后,香港房价一骑绝尘,结果工业地皮彻底崩了。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