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东又问道:“那些英资大公司,最近有没有什么大片地皮出售?”
“大片的没有,小规模倒是有一些。”郑志杰说道:“他们估计也是在试探市场,虽然成立了地产公司,但也只是小规模运营,不过还是有很多亏的。”
“真是人才啊。”杨文东摇摇头道:“那就继续盯着他们,特别是太古置地,要是有优质地皮出售的,我们也要拿下来。”
英资公司的废物在于在这种地价持续走高的阶段,都赚不到钱,简直离谱,但现实就是如此,甚至连简单的卖大楼,都卖不好;
比如原先历史上的会德丰,在80年代初意图出售两栋中环大厦,于是与李嘉成合资组建合资公司,然后合资公司以11亿港元收购两栋大厦,然后李嘉成寻找客户,最终半年后22亿港元卖掉。
不到半年的时间,李嘉成啥都没投入,直接净赚5亿港元;这种商业合作案例简直让后人觉得莫名其妙,但事实就是如此,太古、港灯、置地都做过类似事情,也让与他们合作的华资赚的盆满钵满,最终这些利润转化成了收购英资财团的资金。
时间很快到了6月;
3号,杨文东来到了葵涌,在港口前方,一个大型码头已然成型,硕大的面积,加上各种基建设施,已经在逐步的安装,在码头前方,还能看到几艘货轮。
杨文东问道:“码头什么时候能够开始营业。”
郑志杰回道:“预估是在10月份,但初期并不会满负荷,而是会花费半年时间,慢慢提升,让所有员工进行适应。”
“黄埔码头的人过来了没?”杨文东又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