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几乎没有什么负担,只要前期投资到位就行了,后期虽然也会有维护,但比起其他产业要小的多。
“杨先生想投资新加坡的集装箱码头?”李局长倒是没想到这一点,有些惊讶。
杨文东说道:“对,其实我也想投资香港的码头,但李局长也知道,这集装箱码头修建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码头的大量人力,在这个问题上,欧美很多曾经拥有大型码头的国家或者城市,都改革失败,反而其他地方成功了。
香港如今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加上今年开始整体的经济也不太好,所以短时间之内,我就是想在香港投资也不行。”
在60年代之前,伦敦码头是欧洲最大的码头,也是美国-欧洲货物的中转中心,掌握了巨大的财富,但想改做货柜码头,却根本做不到,直到后面被挪威抓住机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伦敦港虽然后来改成货柜码头,但已经没有机会了,只能变成普通码头了。
香港这边其实也是一样,就是因为货柜码头晚了几年出现,就被新加坡抓住了机会,咬下了不少货柜中转的生意,等后来香港货柜码头建成了也晚了不过还好内地与海外的交易开始逐步增多,不然香港码头贸易也可能没落。
自己不一定能够改变香港未来几年的经济及其他问题,但却可以提前参与新加坡这边的利益,反正有没有自己,新加坡这边肯定会建货柜码头的。
李局长则是说道:“杨先生,我很感谢你愿意投资码头,但你也知道码头涉及经济核心,不能交给外资。”
“新加坡目前没有这个法律吧?”杨文东问道:“目前新加坡的几个码头,也都是曾经的英资控制的吧?”
新加坡眼下刚刚成立,虽然前期有自治邦法律,但很多方面是很不完善的,一个国家的法律,基本上也是逐步慢慢优化的,很多事情也是涉及到了才会想到出台对应法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