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长兴船运多次在日本订船,因此也有了很多船只资料,杨文东也看了一些,虽然很多方面也不是很懂,但最基本的外形,还是能看明白的。
郑玉华解释道:“是的,湾湾这艘船的设计,就是购买的日本的部分专利,其实也是旧技术为主。”
“嗯这样倒也行,旧技术至少稳定一点。”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那这艘船的价格定下来了吗?”
郑玉华回道:“这艘油轮的排水量是5.2万吨,目前他们的报价是650万美元,还可以再还价,不过我这边还没有开始。”
“650万?我记得之前日本那边5.6万吨的船,报价是760吧?”杨文东回忆后,道:“那这样来看,价格的确要稍微便宜点。”
郑玉华笑道:“不便宜怎么可能跟日本竞争,当年日本造船业就是靠着低价,才抢走欧美造船业的市场的。
而且即使如此,湾湾造的船,很多船运公司也不敢购买,他们不愿意冒险。”
“嗯,正常。”杨文东点点头,道:“那既然我们是第一家,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后面压价要稍微狠一点,我们给了好处,他们也得吐出来才行。”
作为穿越者,杨文东对于未来湾湾造船业还是有一点信心的,但这个信心是自己的,不是湾湾那边靠着技术或者市场证明的,那自然这个便宜不能给他们了。
“好的,我明白。”郑玉华也笑说道:“日本早年造大型轮船都是亏本出售,就是为了打开市场,那湾湾这边,也要一样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